痛风急性发作时的痛,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凡体会过的患者无不谈之色变,甚至用“刀砍”、“斧剁”、“针扎”来形容。每当痛风急性发作时,所有的患者几乎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快速止痛”,越快越好。
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有的痛风患者采用了错误的治疗方法,疼痛不仅丝毫不见缓解,反而有可能“痛上加痛”,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这些错误方法,避免患者再走弯路。
错误方法一
口服抗生素临床上还有些痛风患者,看到关节突发红肿热痛,甚至伴有恶寒、发热,就以为感染了某种细菌,通过口服头孢、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来治疗,但却发现关节肿痛并没有减轻。
虽然痛风发作时关节存在炎症反应,但这是一种无菌性炎症,是由于大量尿酸盐晶体析出并刺激关节滑膜引起,并不是病原体感染导致,因此口服抗生素无效。正确方法:痛风急性发作时应采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进行“消炎”治疗,如依托考昔、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钠等。
错误方法二
开始口服降尿酸药临床上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开始口服降尿酸药的患者更为多见,苯溴马隆、别嘌醇、非布司他都是常被选择的药物,还有的患者为了达到迅速止痛的目的,甚至两片、三片地大剂量口服降尿酸药。
但这种行为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关节肿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其他关节又出现了红肿热痛症状。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口服降尿酸药,血液中尿酸盐浓度迅速下降,而此时关节内的尿酸盐浓度相对升高,直接导致更多的尿酸盐晶体析出,诱发痛风再次发作。正确方法:对于尚未使用降尿酸药的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先以消炎止痛为主,使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待急性期过后根据血尿酸水平再加用降尿酸药。
但需要提醒的是,痛风发作的根源还是在于嘌呤代谢的紊乱,所以要想痛风少发作、少疼痛,还是需要去修复代谢的紊乱。
降尿酸茶五味酸绛饮不仅可以帮助降低尿酸,还可以增强免疫力,修复代谢紊乱,减少患者痛风发作几率,摆脱对于药物依赖。
错误方法三
热敷止痛临床上有些患者,尤其是首次发作痛风的患者,或老年患者,由于不确定关节肿痛是否是由痛风导致,或认为是关节扭挫伤、劳损、老化引起,便错误的采用热水泡洗、药物热敷、贴温热性膏药、烤电等一系列温热性疗法治疗,结果关节肿痛愈发加重。
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存在强烈的炎症反应,局部水肿及血管扩张明显,热敷等温热性治疗会加重红肿热痛症状,反而不利于病情控制。正确方法:痛风急性发作时可采用冰敷,以缓解组织对疼痛的敏感性、减轻微循环及周围组织的渗出和肿胀。但需要注意的是,冰敷疗法应在痛风发作早期进行,且时间不易过长,也不能反复多次进行。